基河疑雲

有些事情當別人試著主動告知我, 往往反而得到我的置之不理, 趣味的是當哪天被我自己發現那當下, 總是意外興奮莫名, 心中狂喊 "你怎麼不早說!"

新生高架橋底下, 流著是鼎鼎大名的瑠工圳. 前鎮子聽到這件事時候差點沒尿溼褲子, 這完美解釋了新生高架橋莫名奇妙的彎, 橋下的馬路也高低起伏的有道理了. 生於斯, 長於斯, 道地的天龍人怎能不知台北事? 慚愧慚愧. 自省之餘我也驚喜的體會了研究歷史的趣味, 特別是對自己生長的這群山環繞的天龍國.

熱如烤爐的周日早晨, 巧格在feedly上面逛到 水瓶子的城市旅行 【台北】文化遺址,從垃圾堆到河口貿易. 搭配上前鎮子經過而好奇的三腳渡碼頭, 上網搜尋了一下得知了大龍峒跟這個古碼頭的歷史興衰.


盯著地圖, 巧格心中有幾個問號緩緩浮現. 一是好奇古早的碼頭怎麼坐落在這條細細的基隆河畔, 怎不就近設在現今的中山北路旁呢? 二是疑惑早期墾植發展帶起來後, 怎麼興盛的大龍峒離基隆河岸這麼遠, 中間還塞了中山高速公路呢?

然而我心中疑雲沒有持續多久, 就被這張老地圖給敲散了. 沃德馬雅, 以前的基隆河居然不是長現在這個樣呀! 眼鏡擦了擦, 我沒看錯吧?


我沒看錯, 原來早在內湖大直區段截彎取直之前, 民國五十年初社子島段的基隆河就已大整治過, 原先的河道先被廢用, 後填出了現在的承德, 基河路. 社子島挨了一刀, 開了現在我們看到筆直的新河道, 將前港後港里讓了出去, 與士林合併.  而今日重慶北路四段的地方原有條東西向的大水溝也被填平, 向上蓋起了中山高速公路. 當時三條水路交集處, 就是如今只聞其名而不見其潭的劍潭[1]了.

在網路上查著古地圖, 巧格不禁神遊到清領時期[2]. 透過地名, 我們得以一窺台北這座現代化城市背後的歷史面貌, 以及早期政府治理的痕跡. 隨著年紀增長, 巧格領悟到歷史這門課並未隨著高中課本的資源回收而離我遠去, 而是每每出現於漫步街頭偶然的一瞥, 搭車通勤時的一閃而現. 望向窗外的和平東路, 我還難以從這百年的歷史懷想中抽離. 雖然人們總說城市多了些匆忙, 少了人情味. 提起台北, 總免不了聯想到天龍國的權勢及傲慢. 但我肯定台北有你不知道的一面. 朋友們, 當機立斷, 跳下計程車走出捷運站, 去尋找那份驚喜吧!



[1] 劍潭捷運站特別的建築, 與早期士林舊河道的故事
[2] 有查到荷蘭人描畫北海岸的古圖, 但貌似沒有鄭成功來到台北的資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開張大吉

如何種植芝麻葉

東門捷運站美食地圖之三